三伏天里,是一年中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日子,全身經絡最為暢通,穴位最為敏感,皮膚毛孔最為疏松。神應“天灸”——穴位貼敷,藥力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而直達病處,可促使陽虛易感外寒的病體恢復正常,使其在寒冷季節容易抵御外寒而減輕冬季多發病的癥狀,減少發病次數而最終痊愈,故為“東病夏治”。
三伏是指初伏(10天)、中伏(10-20天)和末伏(10天)三個連續時段。夏至后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始日,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始日,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始日。天灸最佳治療時間是“天灸日”。
治療方法
神應“天灸”——穴位貼數;隔姜灸;隔鹽灸;溫針灸;火針療法;中藥藥膳配方等。
適應病癥
呼吸系統疾。褐夤芟、過敏性哮喘;慢性支氣管炎、肺氣腫、慢性阻塞性肺病;慢性咽炎、過敏性鼻炎;平日體質虛弱容易感冒者;
消化系統疾病(虛寒性胃腸病):慢性胃炎,胃、十二指腸潰瘍,各類慢性胃、腸功能失調,慢性結腸炎;
慢性疼痛性疾。侯i椎病、腎虛腰痛、虛寒性腰腿痛、腰肌勞損、虛寒性筋骨肌肉痛、強直性脊柱炎、風濕性關節炎、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各種關節疼痛,軟組織損傷后的關節疼痛(俗稱陳傷);
凍瘡;部分虛寒婦科病(如痛經、慢性盆腔炎);一些免疫功能低下、亞健康狀態等。
到我院怎樣作天灸治療
在上述公示的天灸日到一樓掛號室先掛號,帶上病歷到三樓針灸科,經過針灸專家診斷確定適合做天灸治療后,由醫生開出治療單,到一樓收費處繳費后,到針灸科“冬病夏治”治療室就可以做天灸貼藥治療啦。
自己帶藥回家貼可以嗎
不可以。我院采用的天灸藥物制劑是提前準備、當時制作、新鮮敷貼。由于疾病不同,所貼的穴位不同,而且同一個病人每次貼藥的穴位也有所加減變化。自己帶藥回家貼不一定能夠掌握穴位,準確定位,我們還是主張來醫院貼藥。
天灸治療注意事項
穴位貼敷成人每次4~6小時,兒童每次2~3小時。如果貼敷時感到局部疼痛較甚,灼熱難忍,可以隨時停止貼敷,自行揭去膏藥。如貼藥后無任何不適應反應的,可適當延長至8小時或更長。
貼藥后皮膚出現紅暈,可能會出現水皰,皮膚瘙癢都是正,F象,證明所貼藥物已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,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。如穴位上皮膚起泡,效果會更好,如水泡較小,不必做特別處理,最好讓其自然吸收;若水皰已破,可局部涂龍膽紫藥水,請不要用膏藥貼敷;如水皰較大,可到醫院處理。
穴位貼敷的三伏期內均要盡量避免感冒,貼敷當時不能進食冷飲,不要過度吹電扇、使用空調。
貼藥的同時要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,不要貪涼,不要吃肥甘厚膩、生痰助濕的食物,禁食海鮮、蝦、鵝、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等易發物,以免影響治療效果。

版權信息:成都錦江婦幼保健院醫療集團 蜀ICP備05012031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