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人由于生活和健康等原因飲食的口味都不相同,但是多數人可能不知道內臟的健康情況也可能會導致口味的不同。下面來一起看看吧。
1、偏嗜酸味提示肝臟問題
酸入肝,酸味對肝有滋養作用,如山西、陜西一帶菜肴多酸,緣于當地氣候干燥,人體津液易損,適當食酸可滋養陰液。偏嗜酸味或者突然喜食酸味,則可能是肝臟出現問題的一種反映。長期偏嗜酸味或過量吃酸味食品,會導致肝失疏泄,氣機不暢。另外,因酸性澀滯、收斂,嗜酸過度會有礙胃的正常生理功能,引發脾胃問題。
2、偏嗜苦味多為心火內盛
苦入心,苦味可清心火、消暑熱。嗜食苦味往往是心火內盛的表現,多伴隨心悸、失眠、口角生瘡、舌尖紅等癥狀?辔妒澄镫m然具有一定營養價值,但大多性質寒涼。長期偏嗜苦味不僅損傷心氣,還會加重食欲差、腹部冷痛、拉肚子等脾胃虛寒癥狀。有研究表明,經常攝取苦味食物及涼茶還會引發骨關節系統疾病。
3、偏嗜咸味損傷腎精
咸入腎,適量的咸味對腎有滋養作用。北方地區寒冷,菜品和人的口味往往偏咸,這與咸能補腎,化為陽氣而御寒,增強人體抗寒能力不無關系。腎病患者對咸味、酸味等味道比較麻木,因此很容易口味過咸。中醫認為,長期偏嗜咸味會損傷腎精,還可能引發高血壓、心臟病、哮喘、慢性腎病等。平時應有意識地減少鹽的攝入,清淡飲食,以防味蕾遲鈍,形成越吃越咸的惡性循環。
4、偏嗜甘味損傷脾胃
甘入脾,甘味對脾胃有滋養作用,但嗜食甘甜者往往有脾虛的問題,如江浙地區地勢低洼,氣候潮濕,人易患脾胃病,脾胃虛故多喜食甘味,在飲食口味上素有“南甜”之稱。臨床上,脾胃病患者大多嗜甘,而這種口味偏嗜會進一步損傷脾胃,對于潰瘍病患者來說會刺激胃酸大量分泌,加重病情。另外,嗜甘還會引發齲齒、糖尿病、肥胖,增加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風險。
5、偏嗜辛味耗氣
辛入肺,辛味可解表行氣、調理氣血,如四川一帶多崇山峻嶺、易染瘴氣,當地人喜食辛辣,以疏理氣血,散發瘴氣。肺病嗜辛,往往也是生理上需要宣發肺氣以緩解癥狀的一種自然選擇。長期過食辛辣可致肺氣宣發太過,氣機耗散,耗傷精神,令人疲憊。此外,無辣不歡還很容易引發胃腸道疾病及肛腸疾病。

版權信息:成都錦江婦幼保健院醫療集團 蜀ICP備05012031號-1